-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对待问题、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态度要求严格,不容忽视。
- 例句
- 1. 他对待工作总是非常严刻,从不容许任何马虎。2. 这位教授评分非常严刻,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作业。
- 基本含义
- 严厉、严肃的意思。
- 基本解释
◎ 严刻 yánkè
[strict and biting] 严厉尖刻
措辞严刻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严刻”相近的成语,如“严苛”、“严谨”等,进一步拓展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的作业要求很严刻,我们得认真完成。2. 初中生:学校的纪律很严刻,迟到早退都会受到处罚。3. 高中生:老师的考试评分很严刻,我们必须努力备考。4. 大学生:实习单位对我们的工作要求非常严刻,要求我们做到最好。
- 故事起源
- 《史记·韩非子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韩非子接受了赵国的邀请,担任了赵国的宰相。他对内政外交都采取了严厉的措施,使得赵国的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人们形容韩非子的治国方式为“严刻”。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严刻”与严肃、严厉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对待问题严肃认真的态度。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 + 形容词
- 详细解释
严厉苛刻。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若夫 卓茂 、 文翁 之徒皆去严刻,务崇温和。”《南史·章昭达传》:“ 昭达 性严刻,每奉命出征,必昼夜倍道。”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一:“ 白撒 本无守御才,但以严刻立威誉。” 沙汀 《烦恼》:“﹝ 刘洪顺 ﹞时常显出一付惹不得的神气。冰冷,严刻,少有开开朗朗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