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提拔任用。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 会稽 士人有 钱唐休 者,颇有声於时, 赵丞相 当国,人荐之者,方议除擢。”
- 基本含义
- 指除去优秀的人才或者擢升不当的人。
- 详细解释
- 除擢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除”和“擢”两个字组成。除指除去,擢指提拔。这个成语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除去优秀的人才,使其离开或不得重用;二是指提拔不当的人,给予不应得的晋升或升迁。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或讽刺某些人或组织在选拔人才或晋升职位时不公正或不合理的行为。它可以用于描述政治、职场或社会等各个领域中的人事安排不当的情况。
- 故事起源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记载了这个成语的故事。当时,齐国的庄公在选派大夫时,因为某些原因,除去了聪明能干的大夫擢颉。后来,齐国遭遇了灾难,庄公后悔不已,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因此,人们后来用“除擢”来形容除去优秀人才的愚蠢行为。
- 词语结构
- 除擢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 1. 他因为得罪了领导,被除擢出了公司。2. 这个部门的主管除擢了一些不称职的员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除擢”理解为除去优秀人才的愚蠢行为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选拔人才时,把优秀的人一个个除去,只选择了不合适的人,这样就形成了除擢的场景。
- 延伸学习
- 除擢是中国汉语中的一个成语,学习汉语成语有助于理解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成语,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为什么除擢了小明,他可是我们班最聪明的学生。2. 初中生:班里的班长被除擢了,因为他不负责任。3. 高中生:考试时,老师除擢了一些作弊的学生。4. 大学生:公司除擢了一些不称职的员工,提高了工作效率。5. 成年人: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应该避免除擢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