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遗矩一般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不端,不守规矩,违反了社会公德和道德准则的情况。可以用于批评和警示他人不要失去规矩,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
- 例句
- 1. 他遗矩了,一点都不像一个老师的样子。2. 作为一名公务员,他应该遵守职业道德,不该遗矩。
- 基本含义
- 指失去了规矩、礼节,行为不端正,不守规矩。
- 基本解释
(1).指前人的法度、准则。《宋书·傅亮传》:“咏 倚相 之遗矩,希 董生 之方融。” 清 罗安 《伤侈俗》诗:“昔闻俭为德之共,高曾遗矩在孙子。” 易宗夔 《新世说·巧艺》:“其笔法度越凡流,直追古哲……诚为先民遗矩,后学指南。”
(2).谓留下法度、准则。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同州刺史尔绵永神道碑》:“吏不能欺,兵无敢背, 玉关 遗矩, 汾海 留爱。”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遗矩相关的成语,如“守矩”、“矩步如飞”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不守规矩,老师批评他说:“你已经遗矩了,要改正!”2. 初中生:班里有个同学经常迟到,老师对他说:“你这样做不守规矩,已经遗矩了!”3. 高中生:在学校里,有些同学不守规矩,违反校规,老师会批评他们说:“你们已经遗矩了,要自觉遵守校规!”
- 故事起源
- 遗矩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尽心下》。相传,齐国有个宰相叫管仲,他非常尊重礼法,行为举止非常规矩。有一次,管仲去拜访齐国的公子,公子却没有按照规矩行事,很不正经。管仲见状后非常生气,对公子说:“你失去了规矩,已经遗矩了。”从此,“遗矩”成为了形容人不守规矩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遗矩的“遗”字与“失去”联系起来,表示失去了规矩;将“矩”字与“规矩”联系起来,表示不守规矩。通过这种记忆方式,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遗矩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遗和矩。
- 详细解释
- 遗矩是由“遗”和“矩”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遗”指丢失、失去,“矩”指规矩、礼节。遗矩形容一个人失去了原本应该遵循的规矩和礼节,行为举止不端,不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