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凌侮常用于形容强者对弱者的欺凌行为,也可用于形容一方利用权势、地位等对另一方进行侮辱或压迫的情况。
- 例句
- 1. 强者凌侮弱者,是不道德的行为。2. 我们要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凌侮行为。
- 基本含义
- 凌驾侮辱,欺凌。
- 基本解释
◎ 凌侮 língwǔ
[bully;humiliate;put sb.to shame] 欺负侮辱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欺凌”、“欺压”等,了解更多关于欺凌和压迫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总是凌侮我,我感到很委屈。2. 初中生:我们要团结起来,共同抵制凌侮行为。3. 高中生:凌侮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并反抗。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语“凌侮”。
- 故事起源
- 《韩非子·五蠹》记载了一个故事,说韩非子的一个门客被人欺负,韩非子非常生气,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凌侮》来批判欺凌行为。这篇文章主要是以凌侮为题材,讲述了强者对弱者的欺凌行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凌”字理解为超越、压迫,将“侮”字理解为侮辱。通过将两个字的意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凌侮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凌”和“侮”。
- 详细解释
欺负侮辱。《北齐书·阳休之传》:“客主势异,竞相凌侮,祸难将作。” 宋 苏辙 《西南夷论》:“使边民凌侮欺谩而夺其利。” 明 唐顺之 《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诸内奄牌校横索万端,挟威凌侮,声势詾甚。” 艾青 《杜塔拉》诗:“他想起被凌侮的那些岁月,他的弦音在缓慢里流出了凄切。”
淩侮:欺负;侮弄。 梁启超 《商会议》:“然以爱力不坚,国力不及,往往受他人凌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