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诏诰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用得不多,更多地出现在历史书籍、文学作品或古代官方文件中。当我们想要形容某个重要决策或公告时,可以使用诏诰来增加语言的严肃性和庄重感。
- 例句
- 1. 皇帝下诏诰,宣布了新的政策。2. 在会议上,总经理发布了一份重要的诏诰。
- 基本含义
- 指明君主的旨意或宣布天子的谕旨。
- 基本解释
文体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发布的命令、文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两 汉 詔誥,职在尚书。”《宋史·选举志二》:“今进士纯用经术。如詔誥、章表、箴铭……其文皆朝廷官守日用不可闕,且无以兼收文学博异之士。” 清 钱泳 《履园丛话·阅古·铁券》:“按自 忠懿王 纳土后,至 太宗 之 淳化 元年, 杭州 守臣以前券及竹册、玉册各三副,詔誥百餘函进呈。”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中国古代政府和官方文件相关的成语,如诏书、谕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课堂上诏诰我们要认真听讲。2. 初中生:校长通过诏诰宣布了新的校规。3. 高中生:政府通过诏诰发布了新的法律法规。4. 大学生:学校通过诏诰宣布了毕业典礼的时间和地点。
- 故事起源
- 诏诰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方文件和文书。在古代,君主通过诏令来发布重要的政令或宣布重大的决策。这些诏令被写在特定的文件中,然后通过特定的方式公开传达给官员和民众。因此,诏诰成为了形容这种公开宣布或公开传达消息的行为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诏诰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位君主站在高台上,手持诏令向下宣布重要的政令或决策。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住诏诰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诏诰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诏和诰。诏是动词,表示明示、指示,诰是名词,表示宣布、公告。两个字的结合形成了一个表示公开宣布或公开传达消息的成语。
- 详细解释
- 诏诰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诏指明君主的旨意,诰指宣布天子的谕旨。诏诰通常用来形容君主发布重要的政令或宣布重大的决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公开宣布或公开传达消息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