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省节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比如在家庭生活中,可以用来教育孩子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在工作场合,可以用来呼吁员工节约用纸、节约用材料;在社会活动中,可以用来提倡公众节约用餐、节约用水等。
- 例句
- 1. 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做起,弘扬省节的精神。2. 在这个节约资源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保持省节的意识。3. 这家公司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节约用纸,树立了一个省节的榜样。
- 基本含义
- 节约使用,不浪费。
- 基本解释
犹节省。 宋 范仲淹 《奏为陕西西路入中粮草及支移二税》:“既粮草钱帛皆是定额,自然各务省节。”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然臣窃以为矫枉者必过其正,当民穷财尽之时,若不痛加省节,恐不能救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五章:“ 东晋 支愍度 合三种《首楞严经》译本为八卷,又三种《维摩经》为五卷。分章断句,以各本相对处,差次附列,意使读者‘读彼案此’,省节翻閲三本之劳。”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和俗语,如“俭以养廉”、“节衣缩食”等,了解中国文化中对节约和节俭的重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节约用纸,不乱涂乱画。2. 初中生:我们应该节约用电,不浪费资源。3. 高中生:大家要树立节约的意识,从小事做起,从省节做起。
- 故事起源
- 《汉书·五行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汉武帝刘彻曾经发现宫廷中的盛宴非常奢华,浪费了很多食物。于是他下令举办一次“省节”宴会,要求只用简单的菜肴,让大家体验简朴的生活。这个故事传承至今,成为了“省节”这个成语的起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省节”与节约使用资源的概念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一个节俭的生活环境中,用最少的资源满足自己的需求。
- 词语结构
- 省节是一个动宾短语,由“省”和“节”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省节是指节约使用资源、不浪费的意思。它强调在物质生活中节俭、节约,不浪费。这个成语主要强调对资源的珍惜和合理利用,以及摒弃奢侈和浪费的消费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