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古代帝王赐给臣下的领地或采邑。《左传·昭公十六年》:“ 郑 大旱,使 屠击 、 祝款 、 坚柎 有事於 桑山 。斩其木,不雨。 子产 曰:‘有事於山,蓺山林也,而斩其木,其罪大矣。’夺之官邑。”
- 基本含义
- 官职和官位
- 详细解释
- 官邑指的是官员的职位和官府所在的地方。它强调了官员的地位和权力,也可以用来指代官员的职权和权威。
- 使用场景
- 官邑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官员的地位和权力,也可以用来形容官员的职权和权威。它可以用于讨论政治、官僚主义和权力的话题。
- 故事起源
- 官邑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汉书·食货志》:“自古以来,官邑之人,无不以金玉为重。”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官员们都以金玉财宝为重要的东西。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成用来形容官员的地位和权力。
- 词语结构
- 官邑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官”和“邑”。
- 例句
- 1. 他在官邑中担任重要职位。2. 这位官员滥用官邑的权力。
- 记忆技巧
- 将“官邑”这个成语与官员的权力和地位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它的意义。你可以想象一个官员坐在他的官府中,手握着权杖,拥有权力和地位。
-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制和官员的职责可以帮助更好理解官邑这个成语的含义。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政治和权力相关的成语,以扩大你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是个官邑,他在政府工作。2. 初中生:官邑的权力应该为人民服务。3. 高中生:官邑的腐败是社会问题的根源。4. 大学生:官邑的职位需要通过考试和选拔来获得。5. 成年人: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廉洁的官邑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