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传烽的词语解释
传烽的意思
拼音:chuán fēng    注音:ㄔㄨㄢˊ ㄈㄥ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紧张的局势或即将爆发的冲突。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事件或情况发展到了临界点。
例句
1. 局势紧张,烽火已传,战争一触即发。2. 政治局势动荡,烽烟四起,预示着战争的到来。
基本含义
传递烽烟信号,表示战争即将爆发。
基本解释

点燃烽火,逐站相传,以报敌情。 宋 苏轼 《登州召还议水军状》:“自国朝以来常屯重兵,教习水战,旦暮传烽以通警急。” 明 陈子龙 《出自蓟州门行》:“传烽始北塞,列戍望南楼。” 清 鲍鉁 《范文贞公祠》诗:“当年 闽 海见传烽,犀兕空多弃甲重。” 康有为 《登万里长城》诗:“清时堡堠传烽静,出塞山川作势雄。” 王国维 《观堂集林·敦煌汉简跋十三》:“古者传烽以多少为识,如《墨子·号令》、《杂守》二篇所言,皆以烽之多少示敌之远近者也。”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与战争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了解更多有关战争和军事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天空中冒起了烽烟,战争快要开始了!2. 初中生:这场比赛已经到了传烽的时刻,双方都准备好了,一触即发。3. 高中生:这个国家的政治局势紧张,烽火已传,战争一触即发。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时期。在古代,为了传递重要的信息或警戒信号,人们会点燃高高的烽火塔,然后通过烽火的烟雾来传递信息。这种方式可以迅速将信息传递出去,通知其他地方做好战争准备。因此,传烽成为了表示战争即将爆发的象征。
记忆技巧
可以将“传烽”拆分成两个部分记忆。传可以理解为传递、传送的意思,烽可以理解为烽火、烟雾的意思。通过将这两个部分连起来,可以联想到古代战争时期通过烽火传递信息的场景,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动词+名词
详细解释
传烽源自古代战争时期,指的是将烽火信号传递给其他地方,以示警戒或传递信息。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战争即将爆发或紧张的局势。
(0)
诗文中出现“传烽”的诗词

枕上述梦

江湖送老一渔舟,清梦犹成塞上游。

生马驹驰铁蹄踠,古铙歌奏锦衣褠。

玉关雪急传烽火,青海云开见戍楼。

白首不侯非所恨,咿嘤床箦死堪羞。

(0)

塞下曲·其一

千里骅骝丈八矛,男儿画地取封侯。

黄昏塞上传烽火,一夜吹笳坐戍楼。

(0)

宁南侯左良玉

长身赪面真英雄,录大凌河第一功。

豫兵西,秦兵东,左右横击居当中。

左家军势中原震,积久䆮骄善观□。

重宝谁输玛瑙山,犒金浪享朱仙镇。

中肩中股不穷追,迁延一夕移营遁。

南行战舰造樊城,一山一色旗帜明。

避贼夹驰过对马,马蹄殷地空雷声。

诸营歌舞常达旦,旁无姬侍娱清宴。

履舄交错一回头,孤灯照夜衰容见。

恸哭鼎湖龙上天,日障妖蟆蜃蔽烟。

袖中密启清君侧,传烽直到板矶前。

袁公劫盟辞色顺,九江已破收馀烬。

天教别舸殪桓元,人说山头及苏峻。

数升呕血悔应迟,国恩负此通侯印。

(0)

送卢尚书赴灵武

西北正传烽候急,灵州共喜信臣居。

从军尽是清才去,属郡无非大将除。

新地进图移汉界,古城遗碣见蕃书。

山川不异江湖景,宾馆常闻食有鱼。

(0)

白沟行

白沟河边蕃塞地,送迎蕃使年年事。

蕃马常来射狐兔,汉兵不道传烽燧。

万里鉏耰接塞垣,幽燕桑叶暗川原。

棘门灞上徒儿戏,李牧廉颇莫更论。

(0)

建中四年十月感事

烟尘忽起犯中原,自古临危道贵存。

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

落日胡笳吟上苑,通宵虏将醉西园。

传烽万里无师至,累代何人受汉恩。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