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鹤侣的词语解释
鹤侣的意思
拼音:hè lǚ    注音:ㄏㄜˋ ㄌㄩˇ
基本解释

(1).鹤伴。 唐 李端 《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凤雏终食竹,鹤侣暂巢松。” 明 李延兴 《和周尹韵》:“松寺寻僧陪鹤侣,茆阴对客数鸡孙。”
(2). 唐 时称尚书省官员。 唐 卢纶 《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见寄》诗:“鹤侣正宜芳景引,玉人那为簿书沉。” 刘初棠 注:“ 唐 时称尚书省为‘仙署’……‘鹤侣’即‘仙侣’,亦即省中之郎官。”
(3).泛指官员人选。 唐 黎逢 《贡举人见于含元殿赋》:“凝神注目,无非绣户金铺;接踵比肩,尽是鸿儔鹤侣。”

基本含义
指夫妻恩爱、和睦相处的样子。
详细解释
鹤侣是由“鹤”和“侣”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鹤是一种白色的大鸟,被视为祥瑞的象征,有着长寿和纯洁的象征意义。侣指的是伴侣、配偶。鹤侣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相互关爱,和睦相处。
使用场景
鹤侣通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和谐相处和恩爱情深的关系。例如,在婚礼上,人们可以用“祝你们鹤侣白头,百年好合”来祝福新人夫妻长久幸福。此外,鹤侣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亲密关系,比如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故事起源
关于鹤侣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鹤。传说中,仙鹤是神仙的坐骑,被视为吉祥和长寿的象征。鹤侣这个成语通过比喻鹤鸟一对的恩爱形象,表达了夫妻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愿望。
词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没有特定的固定搭配。
例句
1. 他们夫妻之间像鹤侣一样,相互关爱,和睦相处。2. 这对鹤侣已经结婚50年了,他们的感情依然深厚。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对白色的仙鹤在湖边相互依偎,展现出深厚的感情,这样可以帮助记忆鹤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鹤侣这个成语可以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互相关爱的关系,不仅仅限于夫妻关系。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应该像鹤侣一样,与他人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和关爱。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的小明和小红就像一对鹤侣,总是一起玩耍,互相帮助。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找到一个和我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鹤侣。3. 高中生:他们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好,简直就像一对鹤侣般恩爱。4. 大学生:我和我的室友相处得非常融洽,我们就像一对鹤侣一样,互相照顾。5. 成年人: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真是一对鹤侣。
(0)
诗文中出现“鹤侣”的诗词

感怀·其二

灿灿星河水,皦皦天衢月。

纵横不断流,盈亏何太疾。

碌碌淹恤子,奄忽成白发。

人生非草木,安能任枯茁。

神玥扼龙颔,奇翚探凤穴。

持此希世珍,冀邀美人悦。

缄袭历险艰,中道伤跛蹩。

跂足望所思,眷恋生悲凄。

惭彼鸾鹤侣,高骞厉羽仪。

(0)

詶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见寄

南宫树色晓森森,虽有春光未有阴。

鹤侣正疑芳景引,玉人那为簿书沈。

山含瑞气偏当日,莺逐轻风不在林。

更有阮郎迷路处,万株红树一溪深。

(0)

酬赵秀才赠新登科诸先辈

莫羡蓬莱鸾鹤侣,道成羽翼自生身。

君看名在丹台者,尽是人间修道人。

(0)

怀仙楼歌奉呈鹤林尊友

闽为昔无诸,山水实秀妩。

其间多神仙,后先各轩翥。

任敦丹井寒,董奉杏坛古。

云飞邓伯元,风御王玄甫。

乌石隐士周,霍童仙君褚。

王霸骑白龟,徐登跨黑虎。

赵炳石室空,薛丕梅溪举。

何家九弟兄,黄老一宗祖。

无处觅榴花,曾巅但烟雨。

此身犹埃尘,不得奉笑语。

偶亦嗜好同,于焉问出处。

彼美彭鹤林,往在神霄府。

名位居瑶台,觞咏挥玉麈。

不入鹓鹭行,甘与猿鹤侣

清誉塞江湖,大手压燕许。

西北有高楼,怀仙扁其所。

生晚不同时,怅欲与为伍。

青蛇吼云崖,黄鹤眇星渚。

去去无消息,忡忡镇凝伫。

天上多欢娱,世间厌凄苦。

鸾凤相招携,云泥少间阻。

几回心欲飞,不觉手自舞。

倚栏数百年,归日指可偻。

先谒南华宫,次谒西王母。

献之以玉环,酌我以璚醑。

何必偷蟠桃,尽可擘麟脯。

回首视蓬莱,三点烟如缕。

(0)

黄尊师高轩观鹅因留宿

开轩南岳下,世事未曾闻。

落叶常疑雨,方池半是云。

偶寻骑鹤侣,来此看鹅群。

一夜潺湲里,秋光得细分。

(0)

再经武云观书林玉玑道士壁

碧山道士曾相约,归路还来宿武云。

月满仙台依鹤侣,书留苍壁看鹅群。

春岩多雨林芳淡,暗水穿花石溜分。

奔走连年家尚远,空馀魂梦到柴门。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