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以直道立身。《论语·子路》:“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直躬,直身而行也。” 唐 钱起 《长安旅宿》诗:“直躬邅世道,咫步隔天闕。”《宋史·赵普传》:“必须公正之人典掌衡轴,直躬敢言,以辨得失。”
(2).指《论语》中提到的证其父攘羊的人。《庄子·盗跖》:“ 直躬 证父, 尾生 溺死,信之患也。”《吕氏春秋·当务》:“ 直躬 之信,不若无信。”《淮南子·氾论训》:“ 直躬 ,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高诱 注:“ 直躬 , 楚 叶县 人也。”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二:“ 直躬 云者,盖以善加名上,犹之 盗跖 以恶加名上。”
- 基本含义
- 指直立身体,形容人站立或行走时保持端正姿态,也用来比喻人品正直、态度端正。
- 详细解释
- 直躬是由“直”和“躬”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直指直立,躬指弯腰,直躬表示人保持直立姿势,也常用来形容人的品行端正、态度诚恳、办事认真的状态。
- 使用场景
- 直躬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姿态端正、态度认真,可以用来形容工作中的员工、学习中的学生、待人接物中的礼貌等情境。
- 故事起源
- 直躬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尽心下》。孟子曾经告诫自己的弟子,做事要端正,不要有半点偏差,就像直躬一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事要端正认真,不可马虎草率。
- 词语结构
- 直躬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 1. 他直躬站立,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手头的工作。2. 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直躬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讲。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直躬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直立站立的姿势,同时保持腰背挺直,头昂起,这样就能形成一个直躬的形象。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来进一步扩充词汇量,例如:直截了当、直言不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育我们要直躬坐在课桌前,认真听讲。2. 初中生:同学们在比赛中直躬坚持,最终取得了好成绩。3. 高中生:考试前,我要直躬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4. 大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直躬前行,不退缩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