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旌旒的词语解释
旌旒的意思
拼音:jīng liú    注音:ㄐㄧㄥ ㄌㄧㄨˊ
使用场景
旌旒常用于形容人物的威严和庄重,可以用于形容领导人、高级官员或其他有权威的人。也可以用于形容场面庄重肃穆的仪式或活动。
例句
1. 他身穿华丽的龙袍,手执旌旒,威风凛凛地站在台上。2. 那位将军举止庄重,身披旌旒,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
基本含义
形容威风凛凛、威严庄重。
基本解释

亦作“ 旌斿 ”。旌旗。 三国 魏 曹叡 《善哉行》:“綵旄蔽日,旌旒翳天。” 清 林则徐 《中秋沙角炮台眺月》诗:“炮声裂山杂鼓角,檣影蘸水扬旌斿。”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旌旒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了解古代中国的仪式和权威象征。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讲台上手持旌旒,庄重地宣布了班级的规章制度。2. 初中生:校长身披旌旒,威风凛凛地检阅了全校学生。3. 高中生:领导人手持旌旒,庄重地宣誓就职,向人民表示自己的决心和信心。4. 大学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手持旌旒,庄重地向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
故事起源
旌旒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中国,皇帝或将军在出征或举行重要仪式时,常常会使用旌旒来显示自己的威严和权威。这个成语由于形容了这种威严和庄重,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物的气度和风采。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旌旒与威严、庄重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手持旌旒,威风凛凛地站在众人面前,展现出他的威严和庄重。
词语结构
旌旒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旌旒是古代皇帝、将军等高官所使用的旗帜,用于标示权威和威严。这个成语形容人物气度非凡,威风凛凛,庄重肃穆。
(0)
诗文中出现“旌旒”的诗词

阖闾城

当年防越有深谋,西筑雄都控上游。

万顷波涛沉鼓角,千山云树壮旌旒

南风不散鸱夷恨,夜月空悬雉堞秋。

终古兴亡何定局,一名犹为阖闾留。

(0)

己酉元日感赋

去年今日早朝班,天际旌旒万国欢。

长乐鼓钟沈豹尾,鼎湖弓剑渺龙髯。

星明玉仗残镫灺,露浥灵旗故殿寒。

独有瀛台新草色,东风犹得几回看。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