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治国之才。 明 无心子 《金雀记·掷果》:“终朝花酒把咱迷,耍戏。十年身到凤凰池,治器。”
- 基本含义
- 指能够处理事务、管理事物的人或物。
- 详细解释
- 治器一词由“治”和“器”两个字组成。“治”表示管理、处理等意思,“器”表示工具、器物等意思。治器的含义是指能够处理事务、管理事物的人或物。比喻有能力、有才干的人。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有才能、有能力的人,也可用于形容能够处理事务或管理事物的工具、设备等。
-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年》中有一则故事。公元前525年,齐国的宰相孟尝君在一次外出巡视时,看到一位老人正在修理一把破旧的斧子。孟尝君问老人为何要修理这把斧子,老人回答说:“斧子虽然破旧,但只要修理好了,就能再次派上用场。”孟尝君听后深有感触,觉得老人的修理斧子的精神值得学习。于是,他将这个故事比喻为治理国家的方法,形成了成语“治器”。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例句
- 1. 他是一个很会治器的领导,能够有效地管理团队。2. 这把刀虽然旧了点,但只要修整一下,还是可以当好用的治器。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治器”这个词语的发音,将其拆分为“治”和“器”。通过想象一位有能力的人在处理各种事务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管理、处理事务相关的成语,如“治国安民”、“治丝益棼”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级的治器,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各种问题。2. 初中生:爸爸是家庭的治器,他能够有效地管理家务事。3. 高中生:校长是学校的治器,他能够带领学校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4. 大学生:公司的总经理是企业的治器,他能够有效地管理公司的运营。5. 成年人:这个项目经理是团队的治器,他能够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