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博览并贯通。《后汉书·班固传》:“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 明 刘基 《陈司户墓志铭》:“博贯经史,蜚声庠序。”
- 基本含义
- 广泛博学,知识渊博。
- 详细解释
- 博指广泛,渊博;贯指贯通、通达。博贯形容一个人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学识渊博,能够通达各个领域的知识。
- 使用场景
- 博贯常用于形容学识渊博的人,特别是那些在多个领域都有深入研究和广泛知识的人。可以用来赞美某人的学识广博,也可以用来自嘲自己的学识有限。
- 故事起源
- 博贯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张丞相列传》中,形容当时的张释之的学识渊博。后来,博贯逐渐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学识渊博的人。
- 词语结构
- 博贯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博贯典籍,无所不知。2. 她博贯医学、文学和历史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博贯与“博览群书”联想在一起,博览群书表示广泛阅读各种书籍,而博贯则表示广泛掌握各种知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博贯相关的成语,如博学多才、博闻强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真厉害,她博贯了很多知识。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博贯的人,掌握各个领域的知识。3. 高中生:他读书很多,博贯了很多古代文化的知识。4. 大学生:他是我们学校最博贯的学生,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他都很擅长。5. 成年人:我一直努力学习,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博贯的人,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博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