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惊惧 jīngjù
[panic; frightened] 惊慌恐惧
敌军惊惧纷纷逃窜
- 近义词
恐慌、惶恐、惊恐、惊慌、惊惶、惊悸
- 详细解释
亦作“ 惊戄 ”。惊慌害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其妻夜梦致聘,怖而遽发,明引中流,而船不行。合船惊惧,曰:‘爱一女而合门受祸也。’”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山店盖木皮,烟火浑燻灼。夜深闻贙虎,全家屡惊戄。”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有黠士不礼於学师,屡戒飭之,佯作惊惧悦服状,且呈文,请批閲。学师信其诚……不意所呈皆御製文。” 叶圣陶 《隔膜·恐怖的夜》:“两位妇人目注于地,现出困顿、怅惘、惊惧的神情。”
- 基本含义
- 极度害怕或恐惧。
-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在面对意外事件、危险情况或巨大压力时的恐惧感。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未知情况或未来的担心和恐惧。
- 故事起源
- 惊惧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平准书》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时躲进了一个农夫的家中,农夫的妻子看到公子重耳后极度惊恐,因为她知道如果被人发现,自己和丈夫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从此,惊惧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人们面对突发情况时的极度恐惧。
- 词语结构
- 惊惧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形容词“惊”表示极度恐惧,名词“惧”表示恐惧的情绪。
- 例句
- 1. 他听到突然的爆炸声,顿时惊惧万分。2. 她对蛇有着特别的惊惧感,一看到蛇就会害怕得发抖。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惊讶”、“害怕”等词语进行对比来记忆“惊惧”这个成语,惊讶和害怕都是对某种情况的强烈反应,而惊惧则强调了极度的害怕和恐惧。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惊惧”相关的成语,如“惊弓之鸟”、“惊弦之鸟”等,了解更多关于恐惧和害怕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森林里看到了一只大老虎,吓得我惊惧不已。2. 初中生:考试前一天晚上,我突然发现自己还有很多没复习的知识点,心里一下子惊惧起来。3. 高中生:听到爆炸声后,人群中的人们都惊惧地四处逃散。4. 大学生: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压力,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惊惧。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