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经训的词语解释
经训的意思
拼音:jīng xùn    注音:ㄐㄧㄥ ㄒㄩㄣˋ
基本解释

经籍义理的解说。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诸生竞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后汉书·郑玄传论》:“王父 豫章君 ( 范宁 )每考先儒经训,而长於 玄 ,常以为 仲尼 之门不能过也。”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

基本含义
经过教训和磨练,使人有所成长和进步。
详细解释
经训是由“经”和“训”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经”指的是经历、经过,表示经历了一定的事情;“训”指的是教训、磨练,表示通过经历得到了一定的教训。经训的意思是通过经历和教训,使人有所成长和进步。
使用场景
经训一般用于形容一个人或团体通过经历和教训后变得更加成熟和有经验。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经历了一些困难和挫折,但通过这些经历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体在面临困难时通过共同努力和经验积累取得了成功。
故事起源
关于经训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其中一则故事是关于孔子的。相传,孔子曾经在一次旅行中遇到了一位乞丐。孔子对他说:“你为什么要过这样艰苦的生活呢?”乞丐回答说:“我曾经过着奢华的生活,但因为我不知道珍惜,最终一无所有。现在我过着简朴的生活,但我学会了知足常乐。”孔子听后深受启发,认为这位乞丐经历了磨难和教训,从中得到了真正的智慧。因此,孔子用“经训”来形容通过经历和教训得到成长和进步的人。
词语结构
经训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动词“经”和动词“训”组成,表示经历了教训和磨练。
例句
1. 经过这次失败,他从中吸取了经训,以后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2. 这个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经训,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经训这个成语:1. 将“经”和“训”两个字分别与“经历”和“教训”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概念。2. 想象自己经历了一些困难和挫折,但通过这些经历得到了成长和进步的场景,加深对经训的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经验和教训相关的成语,如“得教不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经过这次考试的失败,我终于明白了要好好复习才能取得好成绩的经训。2. 初中生:我们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通过这些经历,我们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就是我们团队的经训。3. 高中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积累,我终于明白了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经验积累才能取得成功的经训。4. 大学生:在大学的四年里,我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困难,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这就是大学给我的经训。
(0)
诗文中出现“经训”的诗词

符读书城南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

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

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

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锄。

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

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

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

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0)

河洛篇督学滕公夜邀斋中谈道命赋

茫茫太始谁开辟,耿耿元精贯三极。

自从河洛生图书,中华首肇文明迹。

羲皇手抉天地心,罗列八卦标乾坤。

轩农尧舜复继出,垂衣万古开人文。

夏商体格多浑噩,遗风未散鸿蒙朴。

成周一代首尚文,纬地经天传制作。

纷纷侯国隳王纲,宣尼崛起称素王。

七十二表擅灵异,骖逐五帝驰三皇。

神游岱宗憩梁父,下瞰日月相吞吐。

三千弟子咸抠趋,从此儒冠盛东鲁。

穷年赞易评羲周,诗书礼乐勤删脩。

至今大盗屏不发,凛凛鈇钺严春秋。

渊舆资禀实玄奥,独冠诸生闻至道。

惟时游夏得精华,散入南方布文教。

游梁崛起孟氏贤,乘车列鼎何翩翩。

公孙万章不足数,岩岩气象谁其传。

荀卿议论本该博,时乖废死兰陵郭。

后来蜀国空草玄,白首苍黄坠高阁。

河汾自是王佐才,曳裾献策窥蓬莱。

昌黎夙负斗山望,路途二鸟重低徊。

千年至道转寥落,重见周程起濂洛。

紫阳之巅异人出,一扫蓁芜继绝学。

我明设教崇成均,十三学政分儒臣。

经训诂行海宇,彷佛云汉垂星辰。

关中江右两督学,景明献吉真间作。

才名气节天下传,渺渺斯文未有托。

武夷之山何嶙峋,丹梯百尺连高旻。

我师笃生任斯道,挽回一发伸千钧。

周情孔思实天纵,玉质金相本梁栋。

年少亲承明主知,时来却为苍生用。

三吴才士集如云,帝遣真儒下汉庭。

伏生晁错岂知道,丁宽孟喜空谈经。

一麾暂驻吴山麓,已见清风走南服。

坐席江声走具区,褰帷海色明天目。

鲁国生徒遍品题,当筵彩笔飘虹霓。

漫拟真人过函谷,共看夫子在关西。

王良造父本精识,雷焕张华渺难及。

台上俄看万马空,狱中解使双龙出。

麟符绣钺行高秋,追步琬琰披琳球。

纵横礼乐三千士,缥缈弦歌十二州。

弦歌礼乐连薇省,片善微长劳接引。

百川齐赴沧海流,抔土同登太行岭。

泗水尼山迹未湮,升堂入室多奇珍。

西施尚作浣纱女,和氐犹为抱璞人。

马卿自昔工铅椠,终军意气空凌乱。

照乘连城世所希,夜光明月谁能辨。

葱葱紫气绕三台,遥见徵书落上台。

更闻黄阁收桃李,会看青衿出草莱。

(0)

院试寓郡城独坐对月无聊中叠韵成此五首·其四

顺时力不足,好古兴犹来。

且发终宵愤,重燃旧日灰。

吾侪当报国,举世正需才。

经训菑畬在,殷勤辟草莱。

(0)

赠杨允嘉还建安

华胄出关西,宦谱何煌煌。

声光照闽越,庆泽深且长。

少傅我知己,早年登玉堂。

风云际嘉会,千载符明良。

表仪动朝著,事业辉岩廊。

报国竭忠荩,治家敦义方。

令子皆伟器,清标重圭璋。

趋庭受经训,力学攻文章。

来往申定省,煜然多令望。

季也始弱冠,明珠异非常。

丰姿玉雪莹,行美芝兰芳。

孝友出天性,诗书能自强。

时时肯过我,恭敬不暂忘。

周旋情恳恳,应唯声琅琅。

有如丹穴雏,羽仪绚朝阳。

又如千里驹,矫首欲腾骧。

我实爱念之,期待不可量。

昨者奉亲命,言旋归故乡。

侵晨向我别,欲去仍傍徨。

吾观公卿间,子弟空昂藏。

礼义漫不省,况乃资显扬。

念子好兄弟,承家相颉颃。

盛时须努力,学问无怠荒。

岂徒慰亲志,足以绍前光。

高高青云步,拭目看翱翔。

(0)

送司封仲芳杨子赴留都

哲人重道义,朝贵不足縻。

丈夫志四方,远适非所悲。

如何与子别,怅怅不忍辞。

古道日沦替,群谀纷追随。

子独谅迂僻,经训相劘规。

去住忽以异,丽泽安所资。

颓波无停流,灵曜亦西驰。

感此重念子,何以慰尔知。

至理不外得,吾心实吾师。

愿言励操存,千里同襟期。

(0)

朝发灵树寄曼叔师厚

朝发灵树东,旷野阴气积。

驱马入草间,左右号鹳鹢。

重云黕玄幕,孤月隐白壁。

攲危涉涂淖,转侧缘沟脉。

凉风满川陆,眺览多所适。

却想会合乐,转首已成昔。

诸君豪俊士,经训饱搜昋。

上下古与今,抗论坚莫敌。

顾我处其间,倾听但局蹐。

校士岂所当,直以气类得。

譬如礼天坛,圭璧奠且植。

陶匏以其质,并列不为惑。

论心见表暴,吐口出白黑。

朝案每共饮,夜床仍抵迹。

嘲谐间一发,清笑高哑哑。

自谓得如此,至死无厌斁。

敢于百里间,而惮辔与策。

因诗谢所思,酬篇无我默。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