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文选·王褒〈洞箫赋〉》:“原夫萧干之所生兮,于 江 南之丘墟。” 李善 注:“《江图》曰: 慈母山 ,此山竹作簫笛,有妙声。《丹阳记》曰: 江寧县 慈母山 ,临 江 ,生簫管竹。” 慈母山 为 楚 地,因称箫为“楚簫”。亦指其声。 宋 周密 《玉京秋》词:“玉骨西风,恨最恨、閒却新凉时节。 楚 簫咽,谁寄西楼淡月?”
- 基本含义
- 指音乐高雅、技艺精湛的箫声。也可以比喻文采斐然、才情出众的人。
- 详细解释
- 楚箫源自古代楚国,箫是一种古代乐器,楚箫形容箫声高亢婉转,音乐技艺精湛。引申为文采斐然、才情出众的人,常用来形容有才华的艺术家或学者。
- 使用场景
- 楚箫常用于描述音乐、文学、艺术等领域中的高超技艺或才华出众的人。也可以用于赞美某人的才华或表达对某人的敬佩之情。
- 故事起源
- 楚箫的故事起源于古代楚国。据传,楚国有一位名叫般弊的宫廷乐师,他的箫技非常高超,箫声凄婉动人,被誉为“楚箫”。后来,楚箫成为了形容音乐技艺精湛的象征。
- 词语结构
- 楚箫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
- 例句
- 1. 他的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真可谓是一位楚箫之士。2. 这位年轻的作家才华横溢,被誉为当代文坛的楚箫。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楚箫与音乐、文学、艺术等领域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箫吹手在演奏一曲婉转动人的箫声,表达出高超的音乐技艺和才华。
- 延伸学习
- 1. 深入了解楚国的历史和文化,了解楚国的音乐和乐器。2. 学习其他与音乐、文学、艺术相关的成语,扩大词汇量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觉得小明画画特别好,他是我们班的楚箫。2. 初中生:我爸爸弹吉他弹得特别好,他是一个真正的楚箫之士。3. 高中生:我喜欢听古典音乐,觉得贝多芬的作品就是楚箫之音。4. 大学生:这位作家的小说写得非常好,他是当代文坛的楚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