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豪俊 háojùn
[hero;person of exceptional ability] 豪杰,势大才高的人
山东豪俊。——汉· 贾谊《过秦论》
- 详细解释
亦作“ 豪儁 ”。亦作“ 豪雋 ”。1.指才智杰出的人。 汉 贾谊 《过秦论上》:“隳名城,杀豪俊。”《汉书·董仲舒传》:“故广延四方之豪儁,郡国诸侯公选贤良修絜博习之士,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唐 杜甫 《洗兵马》诗:“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明史·刘基宋濂等传赞》:“ 太祖 既下 集庆 ,所至收揽豪雋,徵聘名贤,一时韜光韞德之士幡然就道。” 朱德 《上黔灵山》诗:“青年子弟多豪俊,鼓足干劲建家乡。”
(2).气魄大,行为特出。《新五代史·东汉世家·刘旻》:“ 兀欲 性豪儁, 汉 使者至,輒以酒肉困之。”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上:“ 晏元献公 以文章名誉,少年居富贵,性豪俊,所至延宾客,一时名士多出其门。” 明 唐顺之 《葛母传》:“ 容菴翁 豪雋有气概,游於商贾中,能自见其奇。” 清 吴敏树 《吴云台哀辞》:“独其意气豪俊,可悲也。”
(3).谓诗文豪放雄劲。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中宵出饮三百杯,明朝归揖二千石’、‘揄扬九重万乘主,謔浪赤墀金锁贤’……集中此等语至多,世俱以其词豪俊动人,故不深考耳。” 宋 文天祥 《<集杜诗·萧从事涛夫>序》:“其兄 敬夫 ,诗尤豪俊。”
(4).指笔力雄健浑厚。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 子美 笔力豪雋,以超迈横絶为奇; 圣俞 覃思精微,以深远閒淡为意。”
(5).犹言豪华美丽。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到如今白马红缨彩色新,一弄儿多豪俊。”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勇猛、英俊。
- 使用场景
- 豪俊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男性的外貌或气质,通常用于赞美或称赞一个人的英勇和出众。可以用在描述英雄人物、武将、青年才俊等方面。
- 故事起源
- 豪俊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晋书·谢玄传》。谢玄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勇猛善战,深得人们的敬佩。后来,有人用“豪俊”来形容他,赞扬他的英勇和出众。
- 词语结构
- 豪俊是由“豪”和“俊”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
- 例句
- 1. 他长相豪俊,英气逼人。2. 这位武将英勇无敌,真是豪俊之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豪”和“俊”两个字的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例如,想象一个勇猛的战士,外形英俊潇洒,这样就能够记住豪俊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豪俊相关的成语,如“英勇豪杰”、“英俊潇洒”等,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豪俊的英雄,经常帮助别人。2. 初中生:这位运动员身姿豪俊,是我们学校的骄傲。3. 高中生:他有着豪俊的外貌和出色的才华,备受同学们的喜爱。4. 大学生:他是个豪俊的青年才俊,领导了许多社会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