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合欢花的词语解释
合欢花的意思
拼音:hé huān huā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夫妻之间的感情和谐,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亲密关系的人群,如姐妹、朋友等。
例句
1. 他们夫妻俩就像合欢花一样,一直以来都保持着恩爱和睦的关系。2. 她和她的姐姐感情很好,像合欢花一样,永远在一起。
基本含义
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恩爱和睦。
基本解释

 合欢花 (英)Silktree Albizziae Flower,别名夜合树、绒花树、鸟绒树。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花序。生于路旁、林边及山坡上,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辽宁、河北、河南、陕西。合欢花有宁神作用,主要是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眼疾,神经衰弱等。

延伸学习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夫妻关系的重视,以及其他与合欢花相关的成语,如“合家欢”、“合浦珠还”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爸爸和妈妈就像合欢花一样,每天都在一起笑着玩耍。2. 初中生:我和我的朋友关系很好,我们就像合欢花一样,互相帮助。3. 高中生: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非常好,就像合欢花一样,一直在一起度过每一个困难的时刻。
故事起源
合欢花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说故事。相传,古代有一对夫妻因为某种原因离散,多年后重逢时,两人都已白发苍苍。他们相互拥抱,泪如雨下,瞬间变成了两棵合欢树。这个故事寓意着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如此深厚,即使分离多年,重逢时仍然能够恢复到最初的亲密关系。
记忆技巧
可以将合欢花的形状和含义联系起来,想象两个手掌合拢的样子,表示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可以通过画画、制作手工等方式,将合欢花的形象进行视觉化记忆。
词语结构
合欢花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词组成。
详细解释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可达16m。树皮灰褐色,小枝带棱角。二回羽状复叶互生,羽片4~12对;小叶10~30对,镰状长圆形,两侧极偏斜,长6~12mm,宽1~4m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花序头状,多数,伞房状排列,腋生或顶生;花萼筒状,5齿裂;花冠漏斗状,5裂,淡红色;雄蕊多数而细长,花丝基部连合。荚果扁平,长椭圆形,长9~15cm。花期6~7月,果期9~11月。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辽宁、河北、河南、陕西。

采集

6月花初开时采的花,商品称合欢花,花未开时采的花蕾,商品称合欢米,除去枝叶,晒干。

合欢皮(附:合欢花、合欢米)

合欢树皮槽卷筒,外表灰绿色皮孔,

味涩刺舌质硬脆,安神解郁消肿痛。

[来源] 为豆科落叶乔本植物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树皮。

[产地] 主产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地。

[采收] 冬季锯下粗树枝或砍伐树木时,剥下树皮,晒干。

[药材形性] 呈卷筒状或浅槽状,粗细长短不一,长15-50cm,厚0.2—0.3cm。外表在炭绿色或灰棕色,稍有纵皱纹,横向皮孔密生,椭圆形,棕红色,偶有突起的横棱或较大的圆形绝痕(侧枝痕)。内表面淡黄色,有细纵纹。质硬而脆,断面黄白色,呈纤维性刺片状。气微,味涩而微苦,稍刺舌,而后喉头有不适感。

以表皮细密、内皮色黄、味涩有刺舌感者为佳。

[炮制] 将原药拣去杂质,用水略浸,洗净泥屑,捞起放竹篓内润6-8小时,再切0.2-0.3cm丝片,晒干。

[成分] 含皂甙和鞣质等。

[性味、归经] 甘平,入心、肝经。

[功用] 安神解郁,活血消肿。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吐脓,筋骨折伤,痈疮肿毒等症。

[处方名] 合欢皮

[用法、用量] 煎服6-12克。

[保贮] 放箱内或其它容器内,置干燥处,防霉蛀。

附药

合欢花 为合欢的花序,夏季花开放时择晴天采收,及时晒干。药材皱缩成团,有如棉絮。小花略呈棒槌状,长0.8-1cm,细长而弯曲,淡黄褐色。花萼筒状,先端有小齿5个。花冠长约为萼筒的两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外披细柔毛。雄蕊多数,花丝细长,伸出花冠筒外,交织紊乱,易断。

气微香,味淡以身干色黄、无泥染、花不碎者为佳。性味甘甘苦平,功能养心、开胃、理气、解郁,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健忘、胸闷不舒等症。用量3—9克。

合欢米:为合欢之花蕾,青绿色,不散瓣,呈米粒状。以身干、色黄绿、无泥杂,花不碎者为佳。性味功用等同合欢花。

1.在四川、湖北、浙江部分地区及上海等地,还以同属植物山合欢A. kalkora(Roxb.)Prain的树皮作合欢皮药用。药材外表面较粗糙,有细密皱纹及不规则纵向棱纹,老皮不易见到皮孔,极粗糙,有不规则纵裂口,粗皮不易剥落,剥落处显棕色。此外,其花序亦作合欢花入药。

2.卫矛科植物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苦皮藤C.an-gulatus Maxim.或明开夜合(白杜)Euongmus bungeanus Maxim.的蒴果在东北、华北各省区及甘萧误作“合欢花”药用,应注意纠正!

3.木兰科植物夜合花Magnolia coco DC.的干燥花朵在两广地区作合欢花药用,药材称“广东合欢花”。呈不规则团块状,长2-3cm,直径1-2cm;表面黄褐色,花瓣6枚,分2轮,倒卵形,长2cm,皱缩,质量,坚脆;花蕊大型,有多枚雄蕊、雌蕊螺旋排列于花托上,呈莲座状。气香,味苦。

性状特征

合欢花为头状花序,皱缩成团。花细长而弯曲,长0.7~1cm,淡黄棕色至淡黄褐色,具短梗。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筒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黄棕色至黄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离,伸出花冠筒外。气微香,味淡。

头状花序是无限花序的一种。其特点是花轴极度缩短、膨大成扁形;花轴基部的苞叶密集成总苞,开花顺序由外向内。

无限花絮也称总状花序,它的特点是花序的主轴在开花期间,可以继续生长,向上伸长,不断产生苞片和花芽,犹如单轴分枝,所以也称单轴花序。各花的开放顺序是花轴基部的花先开,然后向上方顺序推进,依次开放。如果花序轴缩短,各花密集呈一平面或球面时,开花顺序是先从边缘开始,然后向中央依次开放。

典故传说

虞舜南巡去不归,二妃相誓死江湄。

空留万古得魂在,结作双葩合一枝。

唐•韦庄《合欢》

江湄波涛,千年万载,合欢繁衍,几多春秋。韦庄的诗讴歌了舜为民众劳碌奔波的精神,赞颂了娥皇、女英二妃纯洁的爱情,也浓缩了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伟虞舜南巡仓梧而死,其妃娥皇、女英遍寻湘江,终未寻见。二妃终日恸哭,泪尽滴血,血尽而死,逐为其神。后来,人们发现她们的精灵与虞舜的精灵“合二为一”,变成了合欢树。合欢树叶,昼开夜合,相亲相爱。自此,人们常以合欢表示忠贞不渝的爱情。

合欢属豆科木本植物。合欢为什么昼开夜合呢?原来,合欢叶柄基部细胞,犹如反应灵每的储水袋,它们在白昼和黑夜,会因光红强弱、温度高低的变化,使储水袋吸水或放水,细胞因此膨胀或收缩,使其展开或闭合。

炎炎盛夏,供人观赏的花木不多,挺拔十余米的合欢树,更给人以愉快的享受。人们欣赏合欢之时,是否能知晓它也是治病的良药呢?中医认为:合欢花舒郁,理气,安神,活络。合欢调配鸡肝,猪肝蒸服,可治风火眼疾;与一朵去泡酒,可治视物不清;合欢花末计酒服,可治跌打损伤疼痛;此外,它还能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咽痛,痈肿等症。

合欢花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说:“合欢,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中医认为,合欢花性味甘,平,功效以舒郁,理气,安神,活络为主。临床主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疾,视物不清,咽痛,痈肿,跌打损伤疼痛等症。对于其功效后人有歌曰:

欢花甘平心肺脾,强心解郁安神宜。

虚烦失眠健忘肿,精神郁闷劳损极。

药材介绍

①合欢花:干燥花序呈团块状,有如棉絮。小花长约0.8~1厘米,弯曲,淡黄褐色或绿黄色;花冠筒状,先端5裂,外面有长柔毛;花萼细筒状,绿黄色;雄蕊多数,花丝细长,伸出花冠外,交织紊乱,易断。微香。

②合欢米:干燥花蕾,青绿色,不分瓣。

以上两种药材产浙江、安徽、江苏、四川等地。

四川地区尚用同属植物山合欢的花和花蕾。

【性味】甘,平。

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

②江西《中草药学》:"甘,平。"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心、脾等经。"

【功用主治】舒郁,理气,安神,活络。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疾,视物不清,咽痛,痈肿,跌打损伤疼痛。

①《本草便读》:"能养血。"

②《分类草药性》:"能清心明目。"

③《四川中药志》:"能合心志,开胃理气,消风明目,解郁。治心虚失眠。"

④江西《中草药学》:"解郁安神,和络止痛。治肝郁胸闷,忧而不乐,健忘失眠。有时还用于跌打损伤,痈肿疼痛。"

⑤《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咽喉疼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选方】①治心肾不交失眠:合欢花、官桂、黄连、夜交藤。煎服。

②治风火眼疾:合欢花配鸡肝、羊肝或猪肝,蒸服。

③治眼雾不明:合欢花、一朵云,泡酒服。(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④治打搕损疼痛:夜合花末,酒调服二钱匕。(《子母秘录》)

⑤治腰脚疼痛久不差:夜合花四两,牛膝一两(去苗),红蓝花一两,石盐一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麸炒微黄),桂心一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圣惠方》夜合花丸)

本品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的干燥花序。夏季花开放时择晴天采收,及时晒干。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解郁安神。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

附注:树皮(合欢皮)含皂甙、鞣质,有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的功能;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疮肿、跌打伤痛,叶含鞣质、槲皮甙。

贮藏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

花文化

花名: 合欢花

学名: Albizia julibrissinDurazz

英 文 名: Flos albiziae

科名: 合欢花属于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

摘取部位: 合欢的花或花蕾

产地: 合欢花原产于澳大利亚

花言茶语: 合欢花象征永远恩爱、两两相对、是夫妻好合的象征。

简 介:澳大利亚,合欢树被奉为国树.每年9月,澳大利亚到处都盛开着金黄色的合欢花,香飘四方.合欢花又被定为澳大利亚的国花.合欢花有宁神作用,主要是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眼疾,神经衰弱等。

作用功效

作用功效: 合欢花的作用及功效介绍:合欢花含有合欢甙,鞣质,解郁安神,理气开胃,活络止痛,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能安五脏,和心志,悦颜色,有较好的强身、镇静、安神、美容的作用,也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佳品。也具有清热解暑,养颜祛斑解酒等功效。

注意事项: 请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避免儿童自行拿取。

适宜搭配: 合欢花适合单泡,不适宜搭配其他花茶。

泡法喝法: 合欢花可单泡,也可和冰糖、蜂蜜共同冲泡。

合欢花,有两种:

1.绒花树的花。

2.南蛇藤科合欢的花。

药用第二种较多,主要是安神作用。

大家都知道,含羞草遇到刺激,它那排列成羽状的小叶即闭合起来。在自然界中,有类似本领的植物,为数不少,只是反映没有那么快,不是“一触即发”。例如合欢,对光和热都敏感,每到夕阳西下,一对对的羽状复叶就慢慢靠拢,次晨才渐渐分开,在炎夏的午后,有这种现象,但不如夜里的紧贴,故又名夜合。

合欢是含羞草科合欢属的乔木,高可达十五米以上,五、六月间开始放出一簇簇的花朵,淡红色的雄蕊长长地伸出,活象一团团的丝绒,也象红缨,因而又有绒花树,马缨花等别称。在岭南,较为多见的是大叶合欢,性状跟合欢大致相同,花朵也在夜后清香四溢,不过是绿白色的,花期略迟,据《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二册说,这种合欢的果有毒,树皮含单宁、入药能消肿止疼,是重要的中药,合欢的皮,续骨生肌,合欢的花有宁神作用,主要是安五脏、心志,令人欢乐无忧,配夜交藤、获神、枣仁可治夜眠不安。

饮食文化

1、合欢花粥

合欢花含有合欢甙,鞣质。《本草经》说:“合欢花能安五脏,和心志,悦颜色。”尤其对孕妇,有较好的强身、镇静、安神、美容的作用,也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佳品。做时,取干合欢花30克(鲜者5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加水500克,熬至粥稠即可,睡前温服。合欢花粥香甜可口,常用能安神、美容,使人精力充沛,益寿延年。

菜谱名称 合欢花粥

所属菜系 其它菜系

所属类型 健康菜谱

基本特点 合欢花性味甘平,入粥香甜,功效安神清暑。因其性清易挥发,故不宜久煎。

基本材料 干合欢花20克,粳米50克

如常法煮粥,每晚睡前1小时,温热顿服。

功效:合欢花性味甘平,入粥香甜,功效安神清暑。因其性清易挥发,故不宜久煎。

【来源】民间方

【原料】合欢花(干品)30克(鲜品50克) 粳米50克 红糖适量

【制作】将合欢花、粳米、红糖同放入锅内,加清水500克,用文火烧至粥稠即可。

【用法】于每晚睡前1小时空腹温热顿服。

【功效】安神解郁,活血,消痈肿。适用于忿怒忧郁、虚烦不安、健忘失眠等症。

2、合欢花猪肝瘦肉汤

类别:肝调养食谱 神经衰弱食谱 失眠食谱 补血食谱 贫血食谱

工艺:煮 口味:咸鲜味 食用: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主料:猪肝60克 猪肉(瘦)60克

辅料:合欢花30克

调料:盐3克

烹饪方法

1. 将合欢花用水浸泡,洗净;

2. 猪肝、瘦肉洗净,切片,用调味料拌匀;

3. 把合欢花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沸十分钟,放入猪肝、瘦肉再煮沸,调味即可。

健康提示

养肝舒肝、解郁安神;

神经衰弱属肝气郁结者,症见胸胁胀闷而痛,郁郁不乐、情绪低下、失眠、叹息等;本汤合欢花改用鲜菊花,茉莉花亦可获同效,肝气郁结肝热者更宜。

参考文献

《 合欢花化学成分及提取工艺的研究》 康健 河北医科大学; 2007年

《合欢花品种品质研究》 向春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7年

合欢花

开放分类:植物、中药、花卉、药材、草本植物

目录•基本资料

•合欢花简介

•植物形态

•关于采集

•性状特征

•典故传说

•药材介绍

•作用功效

•合欢花种类

•饮食文化

•健康医学

•合欢花种类

•饮食文化

•健康医学

基本资料

合欢花

FlosAlbizziae

(英)SilktreeAlbizziaFlower

别名 夜合树、绒花树、鸟绒树。

来源 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ziajulibrissinDurazz.的花序。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可达16m。树皮灰褐色,小枝带棱角。二回羽状复叶互生,羽片4~12对;小叶10~30对,镰状长圆形,两侧极偏斜,长6~12mm,宽1~4m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花序头状,多数,伞房状排列,腋生或顶生;花萼筒状,5齿裂;花冠漏斗状,5裂,淡红色;雄蕊多数而细长,花丝基部连合。荚果扁平,长椭圆形,长9~15cm。花期6~7月,果期9~11月。

生于路旁、林边及山坡上。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辽宁、河北、河南、陕西。

采制 夏季花开放时择晴天采收,及时晒干。

性状

头状花序皱缩成团。花细长而弯曲,长0.7~1cm,淡黄棕色至淡黄褐色,具短梗;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筒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黄棕色至黄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离,伸出花冠筒外。气微香,味淡。

性味 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解郁安神。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

附注

树皮(合欢皮)含皂甙、鞣质,有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的功能;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疮肿、跌打伤痛,叶含鞣质、槲皮甙。

合欢花简介

合欢花(英)SilktreeAlbizziaeFlower,别名夜合树、绒花树、鸟绒树、马头缨花。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ziajulibrissinDurazz.的花序。生于路旁、林边及山坡上,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辽宁、河北、河南、陕西。合欢花有宁神作用,主要是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眼疾,神经衰弱等。

科名:合欢花属于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

摘取部位:合欢的花或花蕾

产地:合欢花原产于澳大利亚

花言茶语:合欢花象征永远恩爱、两两相对、是夫妻好合的象征。

澳大利亚,合欢树被奉为国树.每年9月,澳大利亚到处都盛开着金黄色的合欢花,香飘四方.合欢花又被定为澳大利亚的国花.合欢花有宁神作用,主要是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眼疾,神经衰弱等。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可达16m。树皮灰褐色,小枝带棱角。二回羽状复叶互生,羽片4~12对;小叶10~30对,镰状长圆形,两侧极偏斜,长6~12mm,宽1~4m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花序头状,多数,伞房状排列,腋生或顶生;花萼筒状,5齿裂;花冠漏斗状,5裂,淡红色;雄蕊多数而细长,花丝基部连合。荚果扁平,长椭圆形,长9~15cm。花期6~7月,果期9~11月。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辽宁、河北、河南、陕西。

关于采集

6月花初开时采的花,商品称合欢花,花未开时采的花蕾,商品称合欢米,除去枝叶,晒干。

合欢皮(附:合欢花、合欢米)

合欢树皮槽卷筒,外表灰绿色皮孔,

味涩刺舌质硬脆,安神解郁消肿痛。

来源:为豆科落叶乔本植物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树皮。

产地:主产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地。

采收:冬季锯下粗树枝或砍伐树木时,剥下树皮,晒干。

药材形性:呈卷筒状或浅槽状,粗细长短不一,长15-50cm,厚0.2—0.3cm。外表在炭绿色或灰棕色,稍有纵皱纹,横向皮孔密生,椭圆形,棕红色,偶有突起的横棱或较大的圆形绝痕(侧枝痕)。内表面淡黄色,有细纵纹。质硬而脆,断面黄白色,呈纤维性刺片状。气微,味涩而微苦,稍刺舌,而后喉头有不适感。

以表皮细密、内皮色黄、味涩有刺舌感者为佳。

炮制:将原药拣去杂质,用水略浸,洗净泥屑,捞起放竹篓内润6-8小时,再切0.2-0.3cm丝片,晒干。

成分:含皂甙和鞣质等。

性味、归经:甘平,入心、肝经。

功用:安神解郁,活血消肿。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吐脓,筋骨折伤,痈疮肿毒等症。

处方名:合欢皮

用法、用量:煎服6-12克。

保贮:放箱内或其它容器内,置干燥处,防霉蛀。

合欢花

为合欢的花序,夏季花开放时择晴天采收,及时晒干。药材皱缩成团,有如棉絮。小花略呈棒槌状,长0.8-1cm,细长而弯曲,淡黄褐色。花萼筒状,先端有小齿5个。花冠长约为萼筒的两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外披细柔毛。雄蕊多数,花丝细长,伸出花冠筒外,交织紊乱,易断。

气微香,味淡以身干色黄、无泥染、花不碎者为佳。性味甘甘苦平,功能养心、开胃、理气、解郁,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健忘、胸闷不舒等症。用量3—9克。

合欢米:为合欢之花蕾,青绿色,不散瓣,呈米粒状。以身干、色黄绿、无泥杂,花不碎者为佳。性味功用等同合欢花。

1.在四川、湖北、浙江部分地区及上海等地,还以同属植物山合欢A. kalkora(Roxb.)Prain的树皮作合欢皮药用。药材外表面较粗糙,有细密皱纹及不规则纵向棱纹,老皮不易见到皮孔,极粗糙,有不规则纵裂口,粗皮不易剥落,剥落处显棕色。此外,其花序亦作合欢花入药。

2.卫矛科植物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苦皮藤C.an-gulatus Maxim.或明开夜合(白杜)Euongmus bungeanus Maxim.的蒴果在东北、华北各省区及甘萧误作“合欢花”药用,应注意纠正!

3.木兰科植物夜合花Magnolia coco DC.的干燥花朵在两广地区作合欢花药用,药材称“广东合欢花”。呈不规则团块状,长2-3cm,直径1-2cm;表面黄褐色,花瓣6枚,分2轮,倒卵形,长2cm,皱缩,质量,坚脆;花蕊大型,有多枚雄蕊、雌蕊螺旋排列于花托上,呈莲座状。气香,味苦。

性状特征

合欢花为头状花序,皱缩成团。花细长而弯曲,长0.7~1cm,淡黄棕色至淡黄褐色,具短梗。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筒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黄棕色至黄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离,伸出花冠筒外。气微香,味淡。

头状花序是无限花序的一种。其特点是花轴极度缩短、膨大成扁形;花轴基部的苞叶密集成总苞,开花顺序由外向内。

无限花絮也称总状花序,它的特点是花序的主轴在开花期间,可以继续生长,向上伸长,不断产生苞片和花芽,犹如单轴分枝,所以也称单轴花序。各花的开放顺序是花轴基部的花先开,然后向上方顺序推进,依次开放。如果花序轴缩短,各花密集呈一平面或球面时,开花顺序是先从边缘开始,然后向中央依次开放。

典故传说

虞舜南巡去不归,二妃相誓死江湄。

空留万古得魂在,结作双葩合一枝。

唐•韦庄《合欢》

江湄波涛,千年万载,合欢繁衍,几多春秋。韦庄的诗讴歌了舜为民众劳碌奔波的精神,赞颂了娥皇、女英二妃纯洁的爱情,也浓缩了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伟虞舜南巡仓梧而死,其妃娥皇、女英遍寻湘江,终未寻见。二妃终日恸哭,泪尽滴血,血尽而死,逐为其神。后来,人们发现她们的精灵与虞舜的精灵“合二为一”,变成了合欢树。合欢树叶,昼开夜合,相亲相爱。自此,人们常以合欢表示忠贞不渝的爱情。

合欢属豆科木本植物。合欢为什么昼开夜合呢?原来,合欢叶柄基部细胞,犹如反应灵每的储水袋,它们在白昼和黑夜,会因光红强弱、温度高低的变化,使储水袋吸水或放水,细胞因此膨胀或收缩,使其展开或闭合。

炎炎盛夏,供人观赏的花木不多,挺拔十余米的合欢树,更给人以愉快的享受。人们欣赏合欢之时,是否能知晓它也是治病的良药呢?中医认为:合欢花舒郁,理气,安神,活络。合欢调配鸡肝,猪肝蒸服,可治风火眼疾;与一朵去泡酒,可治视物不清;合欢花末计酒服,可治跌打损伤疼痛;此外,它还能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咽痛,痈肿等症。

合欢花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说:“合欢,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中医认为,合欢花性味甘,平,功效以舒郁,理气,安神,活络为主。临床主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疾,视物不清,咽痛,痈肿,跌打损伤疼痛等症。对于其功效后人有歌曰:

欢花甘平心肺脾,强心解郁安神宜。

虚烦失眠健忘肿,精神郁闷劳损极。

药材介绍

合欢花:干燥花序呈团块状,有如棉絮。小花长约0.8~1厘米,弯曲,淡黄褐色或绿黄色;花冠筒状,先端5裂,外面有长柔毛;花萼细筒状,绿黄色;雄蕊多数,花丝细长,伸出花冠外,交织紊乱,易断。微香。

合欢米:干燥花蕾,青绿色,不分瓣。

以上两种药材产浙江、安徽、江苏、四川等地。

四川地区尚用同属植物山合欢的花和花蕾。

【性味】甘,平。

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

②江西《中草药学》:"甘,平。"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心、脾等经。"

【功用主治】舒郁,理气,安神,活络。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疾,视物不清,咽痛,痈肿,跌打损伤疼痛。

①《本草便读》:"能养血。"

②《分类草药性》:"能清心明目。"

③《四川中药志》:"能合心志,开胃理气,消风明目,解郁。治心虚失眠。"

④江西《中草药学》:"解郁安神,和络止痛。治肝郁胸闷,忧而不乐,健忘失眠。有时还用于跌打损伤,痈肿疼痛。"

⑤《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咽喉疼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选方】①治心肾不交失眠:合欢花、官桂、黄连、夜交藤。煎服。

②治风火眼疾:合欢花配鸡肝、羊肝或猪肝,蒸服。

③治眼雾不明:合欢花、一朵云,泡酒服。(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④治打搕损疼痛:夜合花末,酒调服二钱匕。(《子母秘录》)

⑤治腰脚疼痛久不差:夜合花四两,牛膝一两(去苗),红蓝花一两,石盐一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麸炒微黄),桂心一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圣惠方》夜合花丸)

本品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julibrissinDurazz.的干燥花序。夏季花开放时择晴天采收,及时晒干。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解郁安神。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

附注:树皮(合欢皮)含皂甙、鞣质,有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的功能;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疮肿、跌打伤痛,叶含鞣质、槲皮甙。

基本资料

作用功效

合欢花的作用及功效介绍:合欢花含有合欢甙,鞣质,解郁安神,理气开胃,活络止痛,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能安五脏,和心志,悦颜色,有较好的强身、镇静、安神、美容的作用,也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佳品。也具有清热解暑,养颜祛斑解酒等功效。

注意事项:请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避免儿童自行拿取。

适宜搭配:合欢花适合单泡,不适宜搭配其他花茶。

泡法喝法:合欢花可单泡,也可和冰糖、蜂蜜共同冲泡。

合欢花种类

合欢花,有两种:

1.绒花树的花。

2.南蛇藤科合欢的花。

药用第二种较多,主要是安神作用。

含羞草遇到刺激,它那排列成羽状的小叶即闭合起来。在自然界中,有类似本领的植物,为数不少,只是反映没有那么快,不是“一触即发”。例如合欢,对光和热都敏感,每到夕阳西下,一对对的羽状复叶就慢慢靠拢,次晨才渐渐分开,在炎夏的午后,有这种现象,但不如夜里的紧贴,故又名夜合。

合欢是含羞草科合欢属的乔木,高可达十五米以上,五、六月间开始放出一簇簇的花朵,淡红色的雄蕊长长地伸出,活象一团团的丝绒,也象红缨,因而又有绒花树,马缨花等别称。在岭南,较为多见的是大叶合欢,性状跟合欢大致相同,花朵也在夜后清香四溢,不过是绿白色的,花期略迟,据《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二册说,这种合欢的果有毒,树皮含单宁、入药能消肿止疼,是重要的中药,合欢的皮,续骨生肌,合欢的花有宁神作用,主要是安五脏、心志,令人欢乐无忧,配夜交藤、获神、枣仁可治夜眠不安。

饮食文化

1、合欢花粥

合欢花含有合欢甙,鞣质。《本草经》说:“合欢花能安五脏,和心志,悦颜色。”尤其对孕妇,有较好的强身、镇静、安神、美容的作用,也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佳品。做时,取干合欢花30克(鲜者5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加水500克,熬至粥稠即可,睡前温服。合欢花粥香甜可口,常用能安神、美容,使人精力充沛,益寿延年。

菜谱名称:合欢花粥

所属菜系:其它菜系

所属类型:健康菜谱

基本特点:合欢花性味甘平,入粥香甜,功效安神清暑。因其性清易挥发,故不宜久煎。

基本材料:干合欢花20克,粳米50克

如常法煮粥,每晚睡前1小时,温热顿服。

功效:合欢花性味甘平,入粥香甜,功效安神清暑。因其性清易挥发,故不宜久煎。

【来源】民间方

【原料】合欢花(干品)30克(鲜品5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将合欢花、粳米、红糖同放入锅内,加清水500克,用文火烧至粥稠即可。

【用法】于每晚睡前1小时空腹温热顿服。

【功效】安神解郁,活血,消痈肿。适用于忿怒忧郁、虚烦不安、健忘失眠等症。

2、合欢花猪肝瘦肉汤

类别:肝调养食谱神经衰弱食谱失眠食谱补血食谱贫血食谱

工艺:煮口味:咸鲜味食用: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主料:猪肝60克猪肉(瘦)60克

辅料:合欢花30克

调料:盐3克

烹饪方法

1.将合欢花用水浸泡,洗净;

2.猪肝、瘦肉洗净,切片,用调味料拌匀;

3.把合欢花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沸十分钟,放入猪肝、瘦肉再煮沸,调味即可。

健康提示

养肝舒肝、解郁安神;

神经衰弱属肝气郁结者,症见胸胁胀闷而痛,郁郁不乐、情绪低下、失眠、叹息等;本汤合欢花改用鲜菊花,茉莉花亦可获同效,肝气郁结肝热者更宜。

健康医学

合欢花,“叶纤密,圆而绿,似槐而小,相对生。”夜间成对相合,如夫妻欢好之状,故叫合欢花。合欢呈粉红色,在宁静的夜晚,清香袭人。

合欢花为豆科植物合欢的花或花蕾。味甘平。人心,脾等经。自古就有“合欢蠲忿,萱草忘忧”之称,《神农本草经》说,合欢“主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这和近代医学书籍上所描述的合欢“能安神、活血、止痛”是—致的,所以“合欢蠲忿”之说,是有—定道理的。

合欢花有养心、解郁开胃、理气之功,常与夜交藤、肉桂、黄连相配,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健忘、胸闷不舒等症。以合欢花配鸡肝、羊肝或猪肝蒸服,可治风火眼疾;若将合欢花晾干研为细末调酒服用,则可治跌打损伤疼痛。合欢皮也是神经系统的强化调节剂,可用于因七情所伤而致的忿怒忧郁、虚烦不安、健忘失眠等症,能缓和急躁情绪,舒解抑郁,使神明畅达。它与夜交藤,柏子仁,郁金等养心安神药配任应用,可以增强疗效。有名的中药安神药如安神糖浆、养血安神片、补心丸都有合欢皮的成份。

合欢花10克,水煎服,可治忧郁烦躁易怒,如果虚烦不安,健忘失眠,可用合欢花10克、夜交藤15克、柏子仁义10克、郁金10克,水煎服。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合欢皮含合欢甙、鞣质、皂甙。皂甙对红血球有溶解作用,静脉注射毒性极大,内服有强壮、兴奋、镇痛、驱虫及利尿作用。对粘膜有刺激性,味辣而苦,吸人呼吸道能引起咳嗽、咽痛,故磨粉时应戴口罩等用以防护。

(0)
诗文中出现“合欢花”的诗词

百花弹词

自古名花号美人,娇红嫩白斗芳春。

每夸金谷千秋丽,更道隋宫五色新。

把酒常须花在眼,现花莫便酒离唇。

明朝试向花前看,满地残红最怆神。

花落花开最有情,间将笔墨谱花名。

千红万紫都评遍,分付花神仔细听。

问谁人,开辟就,花花世界,更那个,创造下,草草乾坤。

百年中,无非是,香花阳炎,一日里,不可少,檀板金尊。

慨世间,有无数,名花异卉,普天下,知多少,花朵花名。

君不见,锦堤边,千般烂熳,君不见,红娇畔,万种精神。

君不见,上阳宫,蜂喧蝶攘,君不见,宜春苑,燕送莺迎。

一种种,一般般,看他妖艳,红者红,白者白,听我评论。

有客能将雁柱排,花前高唱独徘徊。

春风春雨虽相妒,看取名花指下开。

第一种,牡丹花,天生富贵,号花王,称国色,花里为尊。

姚家黄,魏家紫,而今罕见,得君王,带笑看,倾国倾城。

醉杨妃,倚阑干,沉香亭北,李青莲,题妙句,三调清平。

芍药花,比牡丹,虽然少逊,一般的,斗春华,越样鲜新。

金带围,广陵城,预知宰相,不知道,洧水畔,赠与何人。

露桃花,倚东风,深红浅白,武陵溪,元都观,到处藏春。

蓬莱山,三千载,开花结果,天台路,盼著了,阮肇刘晨。

最可惜,暮春时,一番红雨,真堪叹,今日里,人去题门。

桃花谢,杏花开,艳妆春色,垒乱霞,飘微散,根倚深云。

碎锦坊,裴晋公,午桥遗爱,庐山上,董神仙,五树成林。

探花宴,上林中,赋诗争快,状元去,马如飞,踏碎香尘。

桃花红,杏花红,李花偏白,白如霜,白如雪,无月自明。

怎知道,王家郎,一朝钻核,倒不如,李家儿,万古盘根。

世间花,还又数,梨花洁白,似何郎,曾傅粉,一样消魂。

莺来窥,蝶来认,新妆淡淡,泪阑干,愁寂寞,春雨盈盈。

蔷薇花,在墙东,春红零乱,想经年,未架却,心绪纵横。

无人处,折一枝,常防刺手,夜深时,才经过,兜住罗裙。

玉兰花,分明是,苕华刻就,玉堂前,争春色,香气氤氲。

绣球花,在风前,谁能踢弄,玉簪花,满地上,若个遗簪。

金雀花,一般儿,飞飞欲动,蝴蝶花,可也是,栩栩身轻。

丁香花,豆豌花,念愁不破,夜合花,合欢花,最苦多情。

有一种,水中莲,又名菡荽,照秋波,窥明镜,冉冉亭亭。

细端详,绿云中,宛如仙子,虽然是,在污泥,不染埃尘。

太华峰,藕如船,曾开十丈,太液池,花能语,红白芳芬。

似六郎,好庞儿,亲承儿女,怪潘妃,一步步,喜杀东昏。

只有那,老嫦娥,一枝丹桂,有谁人,攀得著,两袖香生。

红状元,白探花,黄为榜眼,宝龙涎,欺凤饼,老翠连云。

皋涂山,种将成,八株齐挺,廉寒宫,斫不去,家载重生。

晚霜天,东篱畔,菊花开放,想从来,称知己,只有渊明。

问尊前,子细看,花如我瘦,吟泽畔,灵均氏,问夕餐英。

秋江上,芙蓉花,凌波弄影,一枝枝,翻江浪,别有风情。

紫薇花,端只许,仙郎相对,紫荆花,再不教,兄弟轻分。

木笔花,描不出,千般春色,金钱花,买不得,万种春情。

玉阶前,鸡冠花,那能报晓,三更里,杜鹃花,啼得伤心。

并不见,金灯花,夜深照影,只有那,鼓子花,雨打无声。

我爱他,十姊妹,要他窈窕,我爱他,千日红,不肯凋零。

我爱他,剪春罗,剪开罗带,我爱他,紫罗栏,裁作罗巾。

谁得似,凌霄花,干云直上,谁得似,蜀葵花,向日倾城。

谁知道,萱草花,儿儿女女,谁知道,棠样花,弟弟兄兄。

茉莉花,偏只是,秋香不散,荼縻花,全不能,春梦难醒。

山丹花,山茶花,十分春色,瑞香花,木香花,满座香薰。

凤仙花,细看时,恍如凤彩,牵牛花,试听花,不见牛鸣。

蜡梅花,是谁把,黄酥细染,石梅花,问谁将,红粉调匀。

真堪叹,木槿花,朝荣暮瘁,怎能似,菖蒲花,不老长生。

有一个,著芦花,花中孝子,有一个,啖松花,花里仙人。

真难得,款冬花,三冬独茂,真难得,长春花,四季长新。

红蓼花,一点点,离人泪血,杨柳花,一丝丝,荡子春魂。

朱藤花,尽道是,轻盈不俗,水仙花,又自会,潇洒离尘。

棣棠花,虽不是,黄金炼就,玫瑰花,却真个,紫玉雕成。

枣子花,橘子花,终须结实,碧桃花,海棠花,可惜飘零。

栀子花,带妙香,三分嫩白,樱桃花,垂紫带,一树买笑,几万贯,榆荚钱,不会通神。

万种花,总不如,寒梅独异,又清香,又高古,无与为群。

点就了,寿阳妆,一时丰韵,做醒了,罗浮梦,千古消魂。

尚记得,在他乡,寄归驿使,不知道,是何年,嫁与林君。

闻道花开不易看,一时说出许多般。

不知尚有名花在,听我从头仔细弹。

还有那,幽兰花,行于空谷,纵无人,香自在,不受埃尘。

还有那,蕃釐观,琼花一本,是天花,岂肯在,人世沉论。

还有那,优昙花,奇香妙品,在西方,亿万劫,与物为邻。

还有那,虞美人,花开古墓,立风前,情脉脉,欲笑还颦。

还有那,雁来红,老年忽少,还有那,吉祥草,到处为祯。

还有那,美人苴,偎红倚绿,还有那,映山红,遍谷弥陵。

莺粟花,媚药中,实名鸦片,珠兰花,七碗内,堪伴茶星。

一丈红,五尺拦,刚递半段,木兰花,船上望,原是花身。

汉宫秋,那知道,长门秋怨,秋海棠,最堪怜,肠断秋砧。

梧桐花,放下著,六根六识,木棉花,识就了,千纬千经。

月季花,月月红,四时不断,含笑花,朝朝乐,一笑生春。

一般的,菜花开,游蜂队队,直等的,槐花黄,举子纷纷。

石竹花,篆竹花,迥于异样,朱兰花,若兰花,各自相分。

苜蓿花,靛青花,近于野草,王瓜花,白豆花,琐碎难论。

笔尖头,写不尽,许多数目,四季花,那能彀,悉记其名。

倒不如,隋炀帝,宫中剪彩,代天工,补就了,一霞阳春。

又不如,唐天子,服轩击鼓,好春光,判断了,不费天心。

洛阳城,到春来,名花开遍,河阳县,号花封,仙吏传名。

黄四娘,有的是,千枝万朵,苏公堤,镇一片,紫雾红云。

说不尽,自古来,繁华境界,收拾些,从今后,花柳心情。

君不见,霎时间,催花风雨,粉墙边,苍苔上,都是残英。

金谷园,剩得些,荒苔野鲜,百花洲,只是些,蔓茸青怜。

彩云中,望不见,散花天女,春宫内,难觅个,花蕊夫人。

觑得破,假机关,花开花落,悟得著,真消息,非色非声。

坐谈间,描写尽,花情花态,东风里,不知道,花喜花嗔。

满词场,又添了,一番佳话,惭愧杀,江郎笔,五色花生。

百岁光阴易白头,花开花落几时休。

且将膝上琵琶语,弹尽胸中一段愁。

最好春光二月天,惊红哭紫各纷然。

那能化作花间蝶,日向花房自在眠。

(0)

古荆篇

年年三月飞桃花,楚王宫里斗繁华。

云连蜀道三千里,柳拂江堤十万家。

丹楼绣幌巢飞燕,青阁文窗起睡鸦。

鸦归燕语等閒度,不记江城春早暮。

东风香吐合欢花,落日乌啼相思树。

王孙挟弹郢门西,少年借客章台路。

少年矫矫名都儿,雕鞍朱勒黄金羁。

采桑陌上青丝笼,红粉楼中白纻辞。

白纻绿水为君起,青春环佩如流水。

东城丝管接西城,相府豪华压朱邸。

侠客飞鹰古道傍,佳人卖笑垂杨里。

垂杨二月隐朱楼,家家宴喜楼上头。

綦舄喧阗朝送酒,管弦嘈杂夜藏钩。

繁弦急管夜初阑,惜花少女怨春残。

桃花滟滟歌成血,兰炷漫漫火送寒。

晓风杨柳菖蒲浦,秋月梧桐金井栏。

秋月春花无断绝,门前郁李九回折。

愿作阳台雨后云,谁怜洛水风中雪。

阳台洛水梦空长,那似倡家玳瑁床。

选得东家佳姝妹,却延西第好儿郎。

织成锦席迷蝴蝶,种得青梧栖凤凰。

游人恋恋无穷已,踏遍江城春万里。

只解宾从集似云,那惜年光去如矢。

花开花落迥生愁,郢树鄢云几度秋。

霍氏功名成梦寐,梁王台馆空山丘。

荣枯翻复竟何言,昨宵弱水今昆崙。

无人更哭西州路,有雀还登翟氏门。

汉恩何浅天何薄,百年冠带坐萧索。

昔时嘘气成烟云,今朝失势委泥砾。

青娥皓齿嫁何人,金床玉几为谁作。

已矣哉,归去来。楚国非无宝,荆山空有哀。

君看《白雪》、《阳春》调,千载还推作赋才。

(0)

江城子.绣香奁曲

吐尖绒缕湿胭脂。淡红滋。艳金丝。

画出春风,人面小桃枝。

看做香奁元未尽,挥一首,断肠诗。

仙家说有瑞云枝。瑞云枝。似琼儿。

向道相思,无路莫相思。

枉绣合欢花样子,何日是,合欢时。

(0)

贺人新婚联

青玉案萦书带草;碧纱橱拥合欢花

(0)

双鲤堂歌为唐侍仪赋

君不见鲁阳挥戈回白日,又不见耿恭拜井飞泉出。

精诚自古格皇天,如响应声非异术。

长江鲤鱼龙伯臣,三十六鳞红锦匀。

枕丁尾丙宫渊沦,乘驾潮汐扶桑津。

天怜孝子孝不匮,特敕水官宣德意。

玄冰跃出双赤鲩,顷刻寒谷生春温。

之子高堂发如絮,每怀古人心是慕。

中庭凿池专种鱼,鱼行圉圉随陶朱。

晨昏膳羞不远索,翠韭金橙绘肥白。

中妇奉飧少妇进,大儿登歌小儿拍。

合欢花开庭草芳,忘忧花开池水光。

凌晨上马出门去,彩袖披拂金炉香。

薄暮言归拜堂所,何况有鱼甘且旨。

忠孝由来同一轨,努力担台焕青史。

(0)

思妇吟五首·其五

妾纫忘忧草,郎佩合欢花

郎去花憔悴,萱草亦生嗟。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